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校友随笔 >> 正文

【校友文摘】下花园实习(三)——85级范永泉

2023年06月20日 07:40  点击:[]


导读:宣化大学四年,每年暑假前均有一次大型的重要的野外地质工作技能实习,根据自己当年的学习记录,再现1987年7月在下花园实习、学习、生活一个月的情景,重温我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感念母校在当时的条件下周到的教学和生活安排,开展的较为丰富的文化娱乐和社会活动,留下了满满的回忆,怀念我们的大学!怀念我们的实习站!怀念我们的青春!

(三) 攀登鸡鸣山

1987年7月3日,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爬上了久负盛名的鸡鸣山。爬鸡鸣山是事先安排的第4条实习路线,而且是一条地质现象、地形地貎明显而奇特、有趣的地质观察路线。

从实习站眺望鸡鸣山,直线距离看似很近,而实际到达山的北部登山路口,有七八公里远,实习站的解放牌大卡车往返接送了同学们。老师同学们从早上七点开始爬山,爬两个小时上到山顶,在山上待了一个小时,下山走了一个小时。


1987年7月,在实习站大门外,与正东方的鸡鸣山合影。刘睿安摄)


通上山顶的小路迂回曲折、陡峭攀升,有几段十分狭窄,就像天险要塞。沿途植被发育,青草、兰花等植物茂盛。小路全由白色的石块铺砌。听张伟老师说,这条路都是当年的老和尚一块一块搬来石头铺成的。这真是一人修路万人行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和尚甘为人梯,甘当垫脚石,修行积善,普惠泽众。

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是塞外最高的孤山,有“飞来峰”之美称,元朝诗人郝经曾用“一峰奇秀高插云”的诗句来形容鸡鸣山的高峻。此山景观峻秀,伟岸挺拔,如巨人参天,又如天然屏障。每当夏、秋之际,白云环腰,景色宜人,若大海波浪逶迤而动,令人叹为观止。

那时,沿途所见的“诸神正路”的小庙、900年沧桑的永宁寺、红色小洞、锁路门、南天门、太岳行宫(也称奶奶庙)等享有美誉的古老建筑,都已是残垣断壁、瓦砾废墟。据说是早年被毁坏的,只剩下山顶的避风桥。印象很深的是在鸡鸣山顶俯瞰山下小城鸡鸣驿,只见古老、残缺的城墙、门楼,呈方形的一座孤城,城内有一些老房子,城外全是农田,没有任何房屋建筑。记得当时在避风桥上有同学用黑白胶卷也摆弄着照过几张照片,可后来再也没人说起过那些照片来,照片没有了下落,从未看到过,留下了遗憾。

关于鸡鸣山的概况,早有老师们详尽的描述。实习期间,我学习了河北地质学院王国富、尚勤江、国连杰等老师于1987年5月1日编著的《下花园—八达岭地质实习指导书》,仔细阅读了《鸡鸣山简介》。这篇文章用散文优美的语言,详细、全面地介绍、描述了当年鸡鸣山及周边的地质特征、环境、风光、社会、人文、典故等,写得是大气磅礴、气势宏伟,我读后爱不释手。由于当时这本蜡纸油印的“指导书”未能人手一册,我便把其中的《鸡鸣山简介》全文手抄在自己的笔记本里珍藏至今。我想,仅凭我的见识、智力、笔力,无论如何绞尽脑汁去写,也是苍白无力的,都无法完美再现昔日的鸡鸣山,只好把这篇文章搬出来。如今再读36年前的这篇《鸡鸣山简介》,就像再次带领我们回到了那个年代,也像再次攀爬鸡鸣山,更如身临其境,一览鸡鸣山及周边的风采。现在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分享如下。


(当年的笔记本,手抄了《鸡鸣山简介》。)


鸡鸣山简介

从下花园河北地质学院实习站向东眺望,一座巍峨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端,它西邻洋河,东南濒临怀来盆地和桑干河盆地,这就是久负盛名的鸡鸣山。说起鸡鸣山,倒有一段历史传说,据说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北征的大军曾经在这个山下安营扎寨。有一天黎明拂晓,唐太宗听到鸡鸣声从山上传来,从此这座山就叫鸡鸣山了。山脚下还有一座很小的古城——鸡鸣驿,据说这是当年唐太宗驻兵之地。

鸡鸣山海拔1128.9米,山峰孤立挺拔,犹如一座万刃屏障,昂然矗立于平旷的洋河盆地北缘,景色非常奇特。据地质学家考证,鸡鸣山上青色闪光的岩石是14亿年—15亿年以前元古代蓟县纪(雾迷山组)的沉积物。那时,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了几亿年的沉积作用,沉积了巨厚的岩层。到了两亿年前的中生代,这里再次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使沉积的地层发生倾斜、直立、甚至倒转、褶皱、断裂,强大的地壳运动的应力把岩石推了上来,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山势陡峭孤立于盆地之中的飞来峰。

鸡鸣山的东南方是桑干盆地和怀来盆地,东面环山的官厅水库波光粼粼,碧波荡漾,西北面是宣化盆地,古城宣化就坐落在这里。宣化钢厂高楼耸立、矿石如山,车辆穿梭来往,汽笛声不绝入耳。入夜下花园发电厂一带万家灯火,一片辉煌,为华北重要的煤铁基地增添了绚丽的异彩。山脚下以及鸡鸣山的西北侧下花园煤矿乌金滚滚,运煤矿车接连不断。往西望去有一座四方围墙院落,那就是河北地质学院实习站,它是培养我国未来地质人才的实习基地。每年来这里实习的数百名大学生都要攀登一次鸡鸣山,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沿途进行地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仰望鸡鸣山。范永泉摄)


鸡鸣山三面都悬崖峭壁,只有北坡比较平缓,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往山顶。现在让我们从下花园起步去领略一下这冀北地区飞来峰的奇丽风光吧。

穿过下花园镇,脚下横过一条潺潺的小溪,它杨柳夹岸,澄澈见底,溪流两旁,点缀着整齐的农舍田野、果树和苗圃,大有桃花园的意景,此时仰望鸡鸣山,只见山腰云雾缭绕,象是给这座万仞高山围上了一条素链。

走过一段漫坡,面前出现一座小庙,上面写着“诸神正路”,这就是意味着登山的开始。从这里往上,山势突然变得陡峭起来,山路也更加迂回曲折,再往前走,就是历经900年沧桑的永宁寺,台坦斑剥,古色盎然。距永宁寺不远的路边有一个红色小洞,当地人称为砂洞,据说在愚昧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就把这种红色土当作求子的灵丹妙药,竞相来取。

从这里再往上攀登,经锁路门、南天门,就可以看到鸡鸣山被切割成两个山顶,中间是山壑,两山之间,飞架一座石桥,凭栏远眺,只见晴空万里,山水如画,顿时觉得天地无限广阔,人寰无限遥远,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最妙的是这座桥有一奇特的现象,每当狂风怒吼的时候,大风就在桥下顺山谷流去,桥上却觉得清风袭来,使人感到一阵舒爽,因此人们就把这座石桥称为避风桥,这种奇特的现象,倒是值得科学家们研究的。

在我国,名山和庙宇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鸡鸣山也不例外。在山顶,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古庙,叫太岳行宫,当地人称“奶奶庙”,它是仿照山东泰山的碧霞宫建造的。说到这里就又涉及到一般民间神话,据说有一年唐太宗被围困在山下,粮尽草绝,一筹莫展,这时候有一个叫张世贵的大将,在一天夜里忽然发现山顶闪烁着灯火,当他寻路赶来,只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婆正在推碾子,张世贵就向老太婆要了一把小米回来,谁知这把小米越吃越多,竟然全军将士也吃不完,使得唐太宗终于打了胜仗,凯旋而归。事后命令臣下在山顶盖起了一座庙宇来纪念老太婆,据说那个推碾子的老太婆就是泰山奶奶,所以仿照泰山碧霞宫修建了这座太岳行宫,人称“奶奶庙”。当然,这只是一种带有封建迷信传奇色彩的民间神话而已。

现在我们从山顶向北远眺,只见地平线上隐隐约约出现一片青山,那就是张北(坝上)高原。在那里有蜿蜒起伏的长城,有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及丰富茂盛的芳草。向西望去,峰峦交错的黄阴山脉,连垠天际。转身南望,又是层峦迭嶂、起伏跌宕的黄阳山脉,郁郁葱葱,使人感到,鸡鸣山果然奇特壮丽,名不虚传,它象一幅出自名家手下的山水画卷,淡装浓抹,疏密相间,一峰突起,景色万千。鸡鸣山给我们祖国以山河美的享受,使我们流恋忘返。(选自河北地质学院王国富、尚勤江、国连杰等1987年5月1日编著的《下花园—八达岭地质实习指导书》)


(鸡鸣驿。范永泉摄)



上一条:【校友文摘】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基岩地下水理论——79级水工系吴爱民 下一条:【校友文摘】下花园实习(二)——85级范永泉

关闭

热门信息

校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