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亲爱的母校七十岁生日即将到来。海内外校友不约而同,心中都惦记着为母校献上一份什么样的礼物?
建校七十年,为国育人,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成果颇丰。这是几代宣化地校、河北地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地质大学的教职员工,向国家奉上的汗水和心血,无比珍贵。遍布各地的校友们不仅深深地感恩我们的母校,同时为我们的母校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
七十年沧桑岁月,校园里萌生过多少教书育人的精美故事,恐怕是数也数不清。这回,不妨也说说我们班的同学们在校时、离校后,与母校情神交织的几个片段。一来,与校友共享,以示感恩母校之心;二来,把这岁月即将永久埋没的故事固化下来,也算是给母校生日献上的礼物。
一、老地校新事情
老地校——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一九六五年八、九月之交,招生分班后,有了一个: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41班,简称水文141。这个班,就是本文故事的源头。
水文141是母校一九五三年建校,五四年开始招生后,持续招收的最后一个水文班,即:第四十一个水文班。
当年,全国地质系统拥有三所地院、六所地校。我们那届学生考入母校后,恰逢落实国家此前所倡导的“半工半读”教学举措。我们班被上级确定为:地质教育系统所有院校里,唯一的“半工半读”实验班。原本毕业时,应该升级为441班。可在校四年,班级名称“永恒”未变。
入学的第一学期,我们首先开始了对基础科目的学习,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努力。第二学期开学不久,应该是一九六六年的三月中、下旬吧。我班,就在全校其他师生异样目光的注视下离开学校,前往河北省水文地质大队邯郸工区实习、工、读。(后来,揣测那异样的目光,是期待、是羡慕、是担忧,还是……准确的结论至今不得而知。)
我们班有九名女生,三十一名男生共四十人,那会儿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小青年,在数名老师的带领下迈上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如今还记得名字的带队老师有罗发祯、官秉尧、钟时雨、余厚敬(女)等人。
四十名同学,分成四个组,每组十人。分别由老师带队,去到正常生产、作业的三台回旋钻,一台冲击钻,四处机台学习、实习。同学们在工人师傅的指点下熟悉设备,学习基本的操作。到钻机搬迁时,老师还领着我们积极投入机台、钻塔的拆卸、安装等关键性工作,协助、配合工人师傅们多次顺利地完成了机组工位的迁移。
在实习中,我校师、生和地质队工人师傅同吃一锅饭,同住老乡房,同心为生产,同洒汗水忙,同力拼搏同辛苦,同娱同乐同向往。老师、学生、工人之间,都结下很深的友谊和感情。可惜的是,宝贵的机遇,意外地提前结束了。
大约在当年的六月上旬,我们接到学校的紧急通知:立即结束实习,马上返回学校。在带队老师指挥下,全班同学从分散在邯郸几个县的实习点,急速回撤、集中,迅速折返宣化,回归母校。(事后才知道,因“文革”中断了实习。)
那次实习,虽然只有两个来月的时间,可对于141班来说,却是极其宝贵的经历和“资源”。为以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校友简介
刘应振,男,1949年生,宣化地质学校(现河北地质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41班65级学生。曾先后工作于河北省水文队、石家庄热电厂等单位,现已退休。
刘洪鹏,男,1947年生,宣化地质学校(现河北地质大学)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141班65级学生。工作于河北省第五地质大队,从事水文地质勘查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