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大往事 >> 正文

【校庆专栏】母校记忆——我的大学生活

2023年03月18日 07:40  点击:[]


母校记忆——我的大学生活


张玉莲

 

一、北上大学

那一年,我考上了大学,终于拿上了绿卡。暑假里与同班的黄同学,约好一起出发北上。

他,人大,去北京。我,地质学院,到石家庄。我们俩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没有人陪,也没有送,坐公交车辗转到重庆时天已黑乎乎的。我们俩就蹲在火车站守着自己的行李,一直到天亮。

在晨曦中,我们买了票,一起挤上了去往北京的绿皮火车。一路上领略着风景的变幻,丘陵到平原,绿意盎然的南方到有些萧瑟的北方,有些怅然,更多的是对即将去到的大学及大学生活的一份期待。

第二天黄昏,火车到了石家庄站,我与黄姓同学挥手告别。后来,黄同学在信中说,他本还有些担心,相信吉人天相。

二、吉人天相

 

(摄图:曾俊平  河北地院 87财会系)

是的,我吉人天相。

走出火车站,天色已晚。录取通知书上说学校在小马村附近,负责接站的已下班了。生在乡野的我,倒也不怯场。反正都是人,人嘛,总是有相通的地方的。我就这样想着,大摇大摆地往前面走,无所畏惧。

出站口有很多接站的人,熙熙攘攘,他们手上举着招牌,高声地吆喝着。

我直接走向举着武警招待所牌子的武警,我问他是否可以住宿,他说可以啊,他们就是出来接这些要住宿的回招待所的。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说川普,就是将四川话硬拐了一个弯的腔调。

他要帮我提行李,我说我自己可以的,然后就跟着他一起到了招待所。我登记好,放下行李,好心的武警说陪我出去吃晚饭。

我们一前一后,他带着我找到一家吃饺子的店。我们边吃边聊,他姓王,来自于河北邯郸,第二年就要退伍了,家有一位姐姐,在石家庄上大学。

我不知道如何坐车到小马村,他叫我不要担心,到时送我到学校,说不远。

我高兴地应允。我确实是吉人啊!

三、最初的母校

第二天,在武警同志的陪同下,我们坐6号线公交车顺利到校,他把我送到校门口就自己返回工作岗位了。

河北地质学院的大门,就这样敞开在我的面前,我与小马村,与河北地院的老师、同学们,河北地院的南苑、北苑餐厅、图书馆、教学楼就这样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入校的我)

带我去报到的是一位老乡,姓啥名啥一点也记不得了,报到结束,标志着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晚上见到了郑老师,我们的辅导员。老师说,如果有想为班上付出的,可以去担当。后来,我毛遂自荐,当过一段学习委员,再后当过一段英语科代表。

学校很大,主楼、操场、教学楼......对我这个从乡下走出来的人想来,刘姥姥进大观园,差不多就这个感觉。

财会系的女生们,住学一楼。

学校按报到顺序安排的宿舍,我与清莲(甘肃)、占卫(河南)、梁君(甘肃)一起住的一间,成了最初的舍友。带着各自的家庭基因和生活习惯,还有我的川普及藏在骨子里的自卑,我们最初的相处并不是很畅。

(占卫、梁君、清莲、我)

我们在妥协中适应,总算圆满地完成了磨合期。这不,军训空隙,我们还一起拍下了全家福。多年后再相见,情深谊浓。

 

四、难忘的室友

军训结束,我与室友们搬到了以班为单位的宿舍,随后有了各自的新室友。

13单元42大室5小室,成了我们的

三位室友。两位来自江西的漂亮妹子,凯玲和海青。海青温婉非常有主见,凯玲端庄,有思想,她俩是来自城市的孩子。一位来自河北唐山的妹子,丽新,性格沉稳大方。我呢,大大咧咧。

(假山上的我)

海青年龄最小,我年龄最大。海青、凯玲、我,三人在一起的时间多,我与海青一大一小相处时间更多。丽新与相邻4号宿舍的玉香同学结伴的时间较多。

凯玲动作麻利,人高手长,上课上自习占位置那是好手。啪啪啪,三本书,齐刷刷地就飘出去就占了三个位置。我人矮,常坐她俩中间,一肩挑两位漂亮的妹妹。

我们的学习力一直还好,尤其凯玲学得最认真。

与室友们,除了上课,课余也常在一起。

我们会一起去赶集逛街。刚开始吸引我的是小马村的方便面,2.7元可以买一大包,里面有五六个面饼,买回来可以直接当零食吃。豆腐乳也特别好吃,一大罐,吃馒头时,取一块夹在里面吃,香。

我们会一起去食堂,食堂里的小米粥,玉米粥,还有长状的甜饼,结实的馒头,都是我的所爱。一般我们是将饭菜打回宿舍吃。偶尔,我们会溜溜地在餐厅里找位置坐下吃,顺便看看餐厅里走过路过的帅男美女。

 

(左起:清莲、海青、我、凯玲)

我们试着开小灶,偷偷买了一台小煤油炉子,趁宿舍管打盹的当头炖上一小锅冬瓜排骨汤,弄点小火锅。为自制茶叶蛋,将海青带的茶叶倒了半包一起守了大半个下午......终归没有躲过宿管老师的火眼金睛。有一次,我们被逮住了一个正着。按当时规定,私自用火将面临开除的代价。我们被吓坏了,一起向老师求情。还好,宿管老师看在我们几个平时总是笑眯眯的礼貌的份上,加上是初犯,豁免了我们。

从那以后,我们不敢再犯了。

 

(毕业前与海青  

学校的小树林开发出来后,有了可以喝夜啤的地方。我们会在夏日傍晚约着买上两元钱一大壶的啤酒,就着一盘田螺慢悠悠地喝起来。

我们偶尔会偷偷地逃课回到宿舍,买上一包瓜子,一起慢慢地嗑,一起聊天或是各看各的书。我们的聊天是有一搭没有搭的那种,聊的内容天南海北,云里雾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聊,而且话题可以重复,也可以随时中断,终不影响交情。

后来,海青与凯玲恋爱了,她们不约会的空档,我们依然可以一起进食堂,一起上课堂,一起逛集市,一起叽叽喳喳。

夏日里,到集市上抱回一个大西瓜,我们将西瓜分开两半边,几把勺子一起在西瓜里挖着,用洗脸盆接西瓜籽,吃得热热闹闹的。

每天清晨,三只小猪还在被窝里,习惯早起的我,总会一个人去外面走走或是去混在别人的队伍里去打一会儿篮球,然后买上早餐带回宿舍。凯玲笑称我是一只打鸣的公鸡,总是催她们该起床了。

与海青一起学织毛衣,我好为人师,总想纠正,她总要坚持,特有主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凯玲送我小米的昵称,我欣然接受。毕业后,没人再叫我这个昵称,而我,记住了。

丽新在放单飞回宿舍的日子里,也会加入到我们中来。卧谈会,一个不能少。

大四的某天开始,周末我去家教。她们各自放飞,平常的日子里,一起依然有那么多的时光消耗。

学校后面有一小块地,我与海青发现那儿有一棵无人问津的无花果树。树上面有一颗红了尖的果实,我们算着日子,待熟透了,跑去轻轻地摘下来,一分为二,放进各自的嘴里,相视一笑。

(毕业四人合照)

我们会一起分享家乡特色,海青带的茶油,凯玲带的莲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们彼此包容,友爱相处,四年光阴,回忆了一辈子。

五、永远的同学

第一次进班级教室时,大家自我介绍,海青唱了一首《祈祷》,记忆深刻。无人知道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伙伴遍及天涯,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我喜欢这首歌的意境,五音不全的我,给第一次见面的全班同学唱了一首《小草》。

(大雪,欢喜了我)

就这样,我与94311班联系在了一起。我们班19个女生,17个男生,男女比例正常,班上活动较多,氛围较好。

印象深的是大一告别晚会、野炊、男生寝室团建、八一湖划船,植树。

大一告别晚会,应该是时任班长高铁柱(内蒙古)同学出的主意,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拉回来的一大车西瓜。我们在操场上,全班同学围着吃西瓜。记不得当时有什么节目,啃着西瓜,联想到与我亲爱的室友只还有三年的时间在一起了,有些伤感,我与海青相拥而泣。

“八一湖”活动)

野炊,全班同学租着自行车前往的,去的是哪一座山已记不得了,做的饭菜好像都不怎么熟,脸上都有些花脸,大家照样吃得津津有味。

(左到右:我,启英、葵花,良玉、改枝)

感谢老戴,那次野炊载着不会骑自行车的我,一路颠簸着,来来回回。

我们班搞团建,女生集体到男生宿舍吃火锅,男生喝白酒,女生喝啤酒。

我逞强给女生争面子,喝了啤酒的状态下,在男同学们的鼓动下,端了一小杯白酒随口喝下。哪知后劲十足,返回下楼梯时头重脚轻,记得是艳华同学扶我下的楼梯......

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尝试到了醉酒的滋味。

回到宿舍,吐得我肠子都要出来了。第二天,楼上二班的李宁同学约我一起逛街,我都无法成行,她陪着我喝了点稀饭,稍微安慰了我头一天倒空的胃。

(拍毕业照的女同学们)

 感谢我可爱的男同学们,用他们的方式,教会了我酒不可乱喝,话不能乱说的人生道理。

与同学们一起植树,男生挖坑,女生扶苗。我看着树,想着待树长大,我们天各一方,还有些伤春秋呢。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是常有的事。我与坤坤一起去沈阳见我高中的老同学杜(后来成了我的爱人),还是常波同学帮我买的车票送我们上的火车。

(我与坤坤)

财会系五个班(三个会计班,一个体育特招班、一个审计班)常一起上课,我们都成了同学。刚提到的小精灵般的李宁(湖南长沙)和体育班的辛立平(河北辛集)在一来二往的交往中,成了好朋友,好姐妹。

 

(李宁与我)

我的同学们,给我的大学生活,给我年轻的画布上添了各色图文,或浅或深,构成一幅专属于我的记忆,一直珍藏。

一天是同学,永远是同学。

六、厚重的师恩

在家庭比较困难的条件下,齐老师协助我申请免了大三大四的学费,解决了我学习上的大障碍。每年的奖学金算是锦上添花,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有两位别厉害的会计女老师(一位姓李,另一位记不得姓了)她们秀外慧中,上课特别认真,授我们知识,还给我们讲了很多如何当好一个会计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德高望重的刘建勋教授(已仙逝),教我们地质会计课。在毕业分配时,川局希望分配过去的是男生。刘教授给他的学生打电话,说服川局人事一定要收下我这名女生,说女生也能顶半边天。

 

(刘建勋教授)

毕业前,我与海青一起去齐老师家里吃了一顿羊肉泡,见过漂亮的师母和他们的儿子。

老师们在课堂上总是认真地授课,苦口婆心的场景很多。记忆最深的是郑秀莲老师在课堂上说我,作为英语科代表要带头把会计英语学好。多年后,在外资企业上班,总想起郑老师。

师恩难忘。

七、亲切的老乡

一同进校的本专科四川老乡23个,其中女生7个,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左起:晓丽、红玉、我,晓琴、泽芬、宪辉、海燕)

晓丽来自南充,与我关系很近,一起两年。财会系的几个女老乡,大课小课低头不见,抬头见,情谊见长。红玉是计统系,学四楼,我与她会常走动。

 

(某年的老乡会合影)

总体来说,老乡们关系都很好,男生女生常组队串门,常开老乡会,一起烫火锅,一起说四川话,用兄弟姐妹称呼更合适。

(毕业前与小龙合影)

同班的老乡小龙,大学四年,一直姐弟相称,承蒙照顾。

八、温暖的离别

毕业前的夏夜,我与凯玲一起坐在学校大操场旁的看台上促膝聊天。记不得聊的什么具体内容,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心与心的交流的感觉一直记得。

欣慰的是,海青与凯玲在大学的恋爱终修正果,双双把家还,直到现在,他们都在长相守着当初的选择。

因为害怕离别时的伤悲,离校前,我没有与任何人正式告别。那天傍晚,我趁三位室友出去了,一个人拉着行李,走出了宿舍。南苑餐厅旁,遇到计统系的张兄和郭兄,他们是我走访老乡时认识的同一年进校的兄弟,见我拉着行李离校,说怎么也要送我一段。

(毕业前与张兄合影)

在火车上,因为聊天忘记了时间,他们没有下车,直接陪我到了邢台火车站。

多年后与他们线上聊天才知道,他们那天刚从校外回来,身上没有带什么钱,一直饿着肚子,依然觉得那一程很值得。

(与郭兄合影)

   于我,一路上与兄弟们,聊天所带来的温暖,某种意义上释放了我不愿意去面对离别的伤感。

九、结

母校的那人,那物已走远,而那记忆一直在。母校师传递给我们的知识,培育的学习能力、与人相处的包容、被各种爱陶出来的气质、厚重品格一直在,且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出校门后,我和我记忆中的人都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少有交集,各自品尝各自的悲喜人生,愈挫愈勇。

 

(毕业前旅行  颐和园)

在母校7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忆起在校时的点滴,温暖如昨,感谢陪我走过的所有的兄弟姐妹们,更感谢给我指路的所有人生导师们。

作为母校培养出来的万千学子中的普通一员,我为母校骄傲。真诚地祝愿所有的校友们得如所愿,幸福美满。

预祝母校70华诞庆典取得圆满成功,再创辉煌!

 

 

 

 

     张玉莲,女,1998年毕业于石家庄经济学院(今河北地质大学)财会系会计学专业。现从事以财务管理为主的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热爱工作和生活,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母校初春盛开的玉兰)

 

下一条:【校庆专栏】河北地院的那些事——84级经管梁杰

关闭

热门信息

校友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