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成功举办2025“水日水周”暨第五届“水悟人生·梦想未来”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科普润心田 实践护碧水”,包括石家庄市青少年宫科普实践行动、“休戚与共”科普宣传和趣味活动、专家科普报告、河北省地震局参观、石家庄东北水厂研访实践等环节。
1.“节水护水 童心同行”—石家庄青少年宫科普实践行动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前往石家庄市青少年宫公益活动厅成功举办以“人与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化身“水知识导师”,通过趣味讲解,带领孩子们探索冰川保护、温室效应等科学奥秘,并传授日常节水小妙招。从一张张专注的小脸中,我们看到了未来环保力量的萌芽!

我校志愿者讲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未来之基。这场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播下了绿色生活的种子,更凝聚了社会各界守护水安全的决心。节水护水,从你我做起,从今天开始!
活动得到了河北广播电视台、石家庄市青少年宫、市科学技术协会、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等单位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各媒体单位的报道截图
2.“水润青春 智趣同行”—校园科普活动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联合石家庄水务投资集团,在校本部惠馨园甬道成功举办了“休戚与共”趣味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包括“节水宣传”、“套圈游戏”、“天气书签”、“飞花令”、“拼图挑战”、“最强大脑”、“签字留念”环节。

活动现场照片集锦
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节水意识,引领全校形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资源的良好风尚,同时也拓宽了学生们对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等领域应用的认识。未来,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环境保护理念的传播。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老师与石家庄水务投资集团员工合影留念

学校领导与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合影留念
3.“探秘地下水脉 共护生命之源”—科普报告
由河北省水利学会、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若水学社、若水辅导员工作室联合举办的科普活动在春秋讲堂隆重举行。活动特邀于开宁教授作以“地下水超采:科学与文化的双重考验”为主题的科普报告。
于开宁从“悟水”感悟、“井”的文化讲起,介绍全球水资源管理体系,着重剖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现状,点明地下水超采背后科学与文化的深层矛盾,呼吁树立科学水文化理念,实现人水和谐。
此次校地合作的科普活动,加深了师生对地下水超采问题的科学认知,搭建起科研与文化平台,师生表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工作中,助力水资源生态文明建设。

于开宁教授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4.“水脉震波 共探新篇”—河北省地震局学科融合实践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师生前往河北省地震局开展跨学科研学活动,探索水资源与地震科学融合之路。地震活动深刻影响水资源分布与地质环境稳定性,师生参观先进地震监测设备,直观了解地震波传播及数据采集分析。他们与科研人员交流,探讨地震活动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地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地震灾害对水环境的破坏以及如何通过地震监测技术为水资源保护提供支持等话题。

参观师生合影
此次活动开创了"水资源+地震科学"的交叉研究新模式。学院将继续推进此类跨领域研学,为培养复合型环境科技人才、构建灾害防控体系贡献智慧力量。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在地震局认真聆听讲解
5.“探水脉 护绿意”—石家庄东北水厂开展实践育人活动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丽娜及辅导员团队带领学生前往石家庄东北水厂,开展以“水脉相承,绿意共生”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与深度交流,感受现代化水处理工艺的魅力。

学院教师与水厂技术人员就学生培养进行交流
水厂技术人员详解原水净化、水质监测流程,直观认识“一滴水的旅程”。同学们踊跃提问,与专家就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话题热烈交流。活动借实地考察与校企联动,将课堂拓展至生产一线,深化师生对水资源保护利用的理解,激发学子投身水利事业的热情。

参观石家庄东北水厂师生与水厂技术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