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奋战在南苏丹(朱巴)维和一线的巾帼英雄——记我校2011届土木工程专业校友吴嫣

2018年05月30日 09:48  点击:[]


    5月29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今年的主题是“七十年的奉献与牺牲”。从1948年5月29日至今,联合国维和行动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史。

2018年也是中国参与维和行动28周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警察2700余人次,先后参加了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吴嫣在南苏丹维和一线

在我们的周围,就有一位巾帼英雄——吴嫣,带着母校的荣耀奋战在南苏丹(朱巴)维和一线,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吴嫣1990年出生,江西宜春铜鼓县人,今年28岁,2011年毕业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入伍,在河北保定当兵,2013年提干,2017年随部队移防河南洛阳。

吴嫣在部队工作认真,表现突出,2017年7月,其所在部队选拔第四批赴南苏丹维和人员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

吴嫣和父母

2017年11月6日,中国第四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成立暨出征誓师大会如期举行,沙场点兵,吴嫣位列其中。

我国第四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出征

据了解,中国第四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以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为主抽组建立,由700名官兵组成,是一支包含步兵、侦察兵、炮兵、工兵、通信、驾驶等多专业、多兵种的维和部队。

以下内容摘自吴嫣朋友圈

我国维和部队在当地火场灭火

“维和的每一天都触目难忘,维和的每一次任务又都是那么平凡而又充满意义。2017年12月14日,离UNHouse围墙很近的地方燃起大火,我们的巡逻官兵冒着45℃的高温进行扑火。等他们扑灭大火回到车上时,各个都是灰头土脸的。但是大家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这是日常的工作,巡逻时常常遇到火情。每一位参加执勤的官兵在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看似微小,凝聚起来却是一股大力量…”

义诊军医为村民处理伤口

“1月3日中国营组织去村里义诊,在为村长治疗的过程中,又吸引了一大批村民过来就诊,大部分都是烫伤或割伤,本来是一个小伤口,却溃烂到很严重的程度。参加义诊的军医彭明辉和黄宇艾,背着30多斤的装备来到村里,他们蹲在地上,忙碌了三个小时。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这一刻我才真正懂得这八个字的涵义…”

吴嫣与当地孩子们

2月24日,今天在董MC的护卫下,到House附近两个村庄Queen和Nakitun的学校进行走访。Nakitun的老师Hilarie对我们说,因为UN在这里,他们才住到了这附近,感觉很安全,晚上也能睡得很好,感谢我们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也希望我们可以去他们学校教他们的孩子们学习一些中文…我真想为他们做好多好多事情…

爱武装,也爱红装

生活中的吴嫣是这样美丽可爱

英姿飒爽的吴嫣

和战友一起包饺子

沙漠玫瑰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吴嫣,你将和平绽放于困苦,用芳华编织成希望,希望你在古老的非洲大地带着母校的荣耀与祖国的骄傲,安全执行任务,造福非洲人民,母校与祖国在等着你凯旋

1990年,中国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了5名军事观察员,这是中国军人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2年,中国向联合国柬埔寨过渡权力机构派出由400名官兵组成的工程兵大队,开创了中国军队派遣建制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先河;

2000年,中国派遣15名警察赴东帝汶执行民事警察维和任务,揭开了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

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一级维和待命安排机制。

截至2018年1月31日,还有2634名中国维和人员正在世界各地执行着维和任务,其中,59名是女性维和人员。

参考:联合国、宜春发布

上一条:【校友风采】四个世界第一--“松科二井”工程总指挥、我校探工系77级校友张金昌 下一条:热烈祝贺我校94级水工专业校友李春来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关闭

热门信息

校友风采